综合节能服务解决方案

综合节能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如企业用户加强能源节约,有利于提升企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使用成本,树立企业绿色形象,在供应链绿色化进程中占得先机。《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基于ESG/CCER双碳下的能源端,设施管理中的痛点,做好能耗设施精细化管理,提供综合节能项目投、融资系列解决方案。

提供企业、园区等用户“双碳”策略,坚持节约优先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是第一能源。

工商业光伏发电系统
工商业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将高性能的阿特斯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在工业厂房、商场、超市、学校、医院、车站及各类企事业单位型建筑物屋顶,通过380V并网或10kV并网,并多采用自发自用或全额上网的方式来消纳电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企业安装屋顶光伏系统的优势
  • 削减峰值用电
  • 减少用电成本
  • 盘活闲置资源
  • 增加企业收益
  • 降低企业能耗
  • 促进节能减排
  • 响应国家政策
  • 提升企业形象
项目建设流程:
储能系统节能
储能系统可设置运行模式为削峰填谷、迎峰保电、新能源消纳和容量管理。
用户侧储能的建设意义

以锂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日渐成熟,电化学储能灵活机动、智能高效,可部署于发电、电网和用户侧,是各国发展重点。用户侧储能对我国消纳清洁能源意义重大。现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革命,发展用户侧储能势在必行。

热管理系统

系统设计配置工业空调,具有制冷和加热功能,用于控制环境温度在18~30℃,保证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

电动车充电桩系统

集发电、储电、充电为一体的系统,采用领先的光储充系统和能源互联网技术,实现能源与信息的智慧调度与运营,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系统设计,可实现能源生产与用能负荷基本保持平衡。每个车位的光伏发电量大约可以满足80公里左右的汽车续航,可实现40公里半径工作生活圈的零碳用车行程。

智能60kW/120kW直流一体式充电桩,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经济、智能运营管理的市场需求,拥有整套电动汽车充电软件解决方案,可以随时随地享受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微信扫一扫、微信公众号、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服务窗,充电方式多样化,为车主用户提供便捷、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能计时,计电度、计金额作为市民购电终端,同时为提高公共充电桩的效率和实用性。

集发电、储电、充电为一体的系统

综合利用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项目,优势是不需要对工厂的变压器进行增容,就能满足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一般在3.5年左右可收回投资。

  • 微信扫一扫
  • 微信公众号
  • 支付宝扫一扫
  • 支付宝服务窗
空调、制冷机组节能

永磁同步电机在25%~125%负载范围内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因素等特点,效率比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高8~25%,功率因素接近1,比一般三相异步电动机高0.08~0.18,搭配变频器使用,可实现10~40%的综合节能。

通过系统温度、压力、流量等数据采集,实时控制水泵流量运行在合理范围,降低水泵能耗。

冷却塔的风机采用联合变频,即根据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对各风机同时进行变频,使冷却塔出水温度逼近室外湿球温度值 2-4℃,较传统方式冷却塔的出水温度可降低 1~2℃,从而系统运行效率提高了 5-10% 。

冷却塔为例,改造后不再使用化学水处理方式,改为软水处理,杜绝设备结垢,提高设备效率。

软化水的基本原理

由于水的硬度主要由钙、镁形成及表示,故一般采用阳离子交换树脂(软水器),将水中的Ca2+、Mg2+(形成水垢的主要成份)置换出来。

  • 降低水泵能耗
  • 杜绝设备结垢
  • 提高设备效率
智慧运维平台全系统
智慧节能场景图

智慧商场、智慧学校、智慧车站、智慧医院、智慧工厂、智慧楼宇、智慧IDC机房、智慧停车场。

  • 双碳节能(精细化管理)
  • 减少系统运维人员
  • 机电设备健康管理
  • 人员安全保护
数字化平台拓扑图方案
综合节能服务价值
降低园区管理风险
  • 降低工厂安全风险
  • 降低财产风险
  • 降低人身安全风险
  • 降低设备风险
  • 降低生产风险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 降低系统运营成本
  • 降低厂务运营成本
  • 降低厂务时间成本
  • 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 降低企业能耗
  • 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提升园区管理能力
  • 提升厂区智能化水平
  • 提升厂区应急处置能力
  • 提升厂区资源统筹分配能力
  • 提升厂区的隐患排查能力
  • 提升厂区的设备运维能力
  • 提升厂区服务效率
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 提供企业竞争能力
  •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 提升企业政府关注
  • 提升企业决策能力
  •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