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是云南省绿色氢能基地和绿色氢能综合应用先行先试示范区,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提速,2023年6月14日,丽江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率领丽江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南京大学昆山中试平台的孵化企业,并与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就膜电极、催化剂产业化丽江基地投资项目进行座谈,并举行项目投资协议的签约仪式。
丽江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等在江苏投特公司座谈交流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邹志刚出席活动并陪同参观,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颖方与公司经营层主要领导参加了本次活动。
座谈会上,姚颖方总经理介绍了江苏投特公司在氢能利用领域的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布局以及企业规划发展情况。
姚颖方总经理介绍江苏投特公司的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布局以及企业规划发展情况
他说,虽然投特公司很年轻,但依托南京大学在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凭借邹志刚院士所带领团队二十余年深耕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部件及系统研发的经验优势,短短几年时间,投特公司就在行业内迅速崛起。基于自主研发的序构膜电极的设计与制备、膜电极的抗自由基设计、碳载体改性与催化剂宏量制备等技术,以及燃料电池智能控制策略的开发与应用,公司为氢能全场景应用所开发的大功率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达到国产化率100%、材料国产化率80%,真正实现了“氢芯”的中国制造。
丽江市党政代表团考察并搭乘江苏投特公司自主研发的氢能大巴
此前,江苏投特公司在丽江玉龙雪山景区投入试车的氢能观光公路车,在面对当地低气压环境、大功率频繁变载的高原氢燃料电池工况条件下,很好地经受住了挑战,得到了连续无故障运行时间最长、运行最稳定、氢耗最低、驾驶感和乘坐舒适度最优的评价。
座谈会上,邹志刚院士深情谈到与丽江的情缘,他说自己作为丽江的荣誉市民,2018年就参加过受国务院委托的弃风、弃水、弃光“三弃”调查来过丽江调研。如何把三弃资源变成氢能加以高效利用,这是国家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产业化梦想。
邹志刚院士发表讲话
邹院士表示,此次落地丽江的膜电极、催化剂产业化基地项目,是国家要大力发展和攻坚的氢燃料电池基础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卡脖子”技术项目。他希望通过投特公司在氢能产业链中占居核心价值端和技术端的催化剂、膜电极项目的落地,助推丽江市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邹院士建议,丽江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市、国家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应当把氢能作为实现终端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走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绿色发展新生态的丽江模式道路,为中国的绿色发展贡献丽江经验。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做最后表态讲话。他首先赞扬了邹院士团队在氢能技术领域的多年不懈探索和扎根守望精神。他认为,企业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行业封锁的“卡脖子”技术,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才能立足于民族自立自强。李市长表示,对于投特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丽江落地投资项目,他倍感信心。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刚发表讲话
他说,丽江作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屏障,围绕着绿色发展之路,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引进了三峡集团的“新能源+绿氢”产业投资项目,同步建设零碳绿氢智慧工厂,发展电解水制氢和氢能应用场景推广示范项目,希望有合作意向的企业尽快落实落地。
李市长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加快推进投特公司膜电极、催化剂产业化基地项目在丽江的落地,争取在年底前能正式启动产线,共同开启2024年丽江市“新能源+绿氢”“零碳+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座谈会后,丽江市市政府副厅级领导张仁彬同志与投特公司姚颖方总经理,分别代表双方就膜电极、催化剂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协议进行签约,丽江市李刚市长、杨耀军秘书长和投特公司首席科学家邹志刚院士、联合创始人陈鑫首席技术官共同见证签约仪式。
丽江市人民政府与江苏投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签订《膜电极、催化剂产业化基地项目投资协议书》
根据协议约定,项目总投资5个亿,首期投资 1.2 亿元在丽江建设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部件产业化基地,建成后具有年产百公斤级催化剂、年产 30 万平方米膜电极(含 CCM)以及2000 台套电堆的生产能力,年产值将达 10 亿元。
丽江市党政代表团考察江苏投特公司中试平台 ▲
孵化期10年内,丽江市当年氢能整车示范项目总数大于50%的分配比例给到投特公司,且协助由丽江引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集成企业与投特公司建立生态产业链合作,采购投特公司生产的膜电极、催化剂产品以及分布式电解水制氢制氧设备、热电联供设备,在丽江市范围内开展氢能示范应用。